附件
2025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
立项选题指南
为做好2025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自主选题
(一)档案治理体系方向
围绕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档案法和新颁布的档案法实施条例全面实施的保障体系,档案工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机制,档案业务监督指导效能提升,对社会力量开展档案服务的引导、监督,档案产业创新发展,档案人才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档案资源体系方向
围绕拓展档案资源归集范围,各类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移交接收,档案资源质量管控,档案数据资源建设与治理,特色档案征集,口述材料采集,档案价值鉴定和评估,跨地区、跨部门档案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研究。
(三)档案利用体系方向
围绕健全档案开放与审核机制,探索档案开放工作细则,档案资政育人能力提升,档案服务民生利用机制,“四史”教育、文化“两创”、对外交流等专题档案协作开发利用,全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展览方式方法创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档案助力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传承等方面开展研究。
(四)档案安全体系方向
围绕档案安全治理,档案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不同载体档案保护技术和设备创新,档案馆库综合智能控制,档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和安全备份策略及技术方案,档案数字资源备份体系建设,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方向
围绕提升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音像档案和手写体档案智能识别,电子文件单套归档与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三维数据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长期保存要求及关键技术,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优化升级等方面开展研究。
二、重点项目
1.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工作规范研究(研究周期1年,编号2025Z001,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电子档案单套管理工作操作规程规范
2.数字档案馆2.0建设指南研究(研究周期1年,编号2025Z002,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指标
3.常见类型电子档案“四性”检测技术规范研究(研究周期1年或2年,编号:2025Z003,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照片、录音、录像等声像类,科技、专业、网页、社交媒体类电子档案检测技术规范
4.支持人工智能合规实现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化路径研究(研究周期1年,编号2025Z004,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支持人工智能合规实现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化路径资政报告
5.档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体系研究(研究周期1年,编号2025Z005,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档案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6.人工智能赋能档案安全脱敏与服务创新的实践研究(研究周期2年,编号2025Z006,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人工智能赋能档案安全脱敏与服务创新平台
7.照片档案智能著录及编目研究(研究周期2年,编号2025Z007,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照片档案智能著录及编目系统
8.基于档案垂域大模型的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研究周期2年,编号2025Z008,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基于档案垂域大模型的档案数据治理平台
9.移动式纸质档案抢救修复装备研究(研究周期2年,编号2025Z009,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研制一种可移动的档案综合抢救装备
10.基于无毒无机材料环保高效档案消杀机理与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研究周期2年,编号2025Z010,经费额度5万元)
主要预期成果:档案消杀技术设备及项目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