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展示 >

神秘“151”,添彩青海湖——军工档案助力青海湖景区开发

发布时间:2023-04-11    作者:小编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一、案例概述

2013年,船舶档案馆(原中船重工技术档案馆)专家出差时了解到青海省委省政府在建设青海湖二郎剑景区(青海湖主景区)时,缺乏大量“151”基地(原二郎剑景区)大量资料,工作难以开展。随即船舶档案馆积极查找馆藏,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大量史实档案材料,为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建成的中国首家鱼雷发射基地展览馆对重温我国海军发展历史,见证中国国防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此案例也是军工档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军民融合、丰富融合形式,促进军工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效结合,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价值的典型案例。

二、实施背景

111.jpg当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欣赏青海湖美丽风光的时候,都会被湖中一座赤红色的建筑物所吸引,这就是上世纪60年代国务院批准建立在青海湖的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旧址。该基地距西宁市151公里,被称为“151”基地,对外称国营山鹰机械厂。在其服役的20年间,该基地共成功试验发射鱼雷4300枚,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武器装备改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它和位于海北州的原子城一样,都是我国军工发展史上最珍贵、最神秘的的历史遗产。

2007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对青海湖景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管理、统一利用”政策,专门成立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将原“151”基地更名为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归属景区管理局管理。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拟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览、实物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将其开辟为以海洋军事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或国家级鱼雷博物馆,使之成为与其隔湖相望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相辅相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局人员缺乏“151”基地大量档案信息,开发工作难以开展,二郎剑景区及鱼雷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二郎剑景区作为青海湖的核心景区,开发工作遇到瓶颈也导致整个青海湖景区的开发受到影响。青海湖景区的旅游业不论是在发展规模,还是在发展速度上,和国内资源地位相近的优秀旅游景区相比,与其地位极不相称,该景区更多的旅游资源依然处于原始状态,开发利用率极低,亟需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发挥在其青海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带动整个青海省经济的发展。

2013年4月,船舶档案馆专家在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51”基地原管理单位)进行项目档案验收时,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查找馆藏,核实确有关于“151”基地的大量档案资料。在征得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原则同意的前提下,船舶档案馆人员主动联系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通过多种形式多次为其提供相关档案资料,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的开发工作开始快速、高效、持续的发展。

三、创新做法

1.军工档案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22.jpg我国传统军工档案馆一直以来存在“藏档楼”和“被动服务”的观念,主动作为的服务意识不够,绝大多数军工档案馆工作理念比较陈旧,长期对新形势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思想观念上仍停留在“重管轻用”上,大都习惯了原有的档案利用模式,满足于“你找我,我给你”的现状,再加上军工企业档案的保密性,使得档案部门更加束手束脚,将档案资源开发的风险危害往往扩大化,更加限制了其对外服务的范围。基于此,我国军工档案馆主动服务系统外和地方的案例少之又少。船舶档案馆助其青海湖景区开发的案例属于“档案走出去”的典型案例,也是国内军工档案服务地方经济的创新举措。

2.实现军民融合,丰富融合形式。

军民融合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军民融合的一个“冷门”领域,更多的档案馆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体制缺乏,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船舶档案馆这一案例敢于坚持问题牵引,以强烈的军工责任担当推动档案利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档案开发的关系,使两者有效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共存,是实现军民融合,丰富融合形式的很好展示。

3.通过不同形式提供利用,发挥重大作用。

333.jpg船舶档案馆在获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的旅游开发计划后,及时安排人员在馆内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检索查询相关原始资料,证实馆藏确有关于“151”基地的大量档案信息。在确定这些档案资料不存在涉密的前提下,船舶档案馆工作人员仔细筛选与其景区开发的相关内容,初步划定查询范围,根据存址号,目录号在库房查找到实体,有些年代久远的、实体与存址未准确对应的进行了核对,全力以赴做好查询工作,共查询到档案文件、照片,图纸等1000余份(张),尤其是《山鹰机械厂厂史》、“赵紫阳总理视察八七四分厂情况反映”、“胡耀邦同志来我厂视察所作的重要指示”等系列文件材料9卷356页,为二郎剑景区旅游开发的整体布局、中国青海湖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展馆和国家级鱼雷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珍贵翔实的资料,发挥了档案的重要作用。管理局人员以《山鹰机械厂厂史》为主线,建成了一座中国首家鱼雷发射实验基地展览馆,该展览馆主体展厅位于鱼雷发射台上,占地400多平方米;根据时任赵紫阳总理和胡耀邦总书记视察“151”基地的文件和照片,配上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制作的大幅展览图,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国防事业的重视和对军工人的深切关怀;查找到的发射台水工工程设计结构图,靶道水泽图等资料,为研究发射台载重容客能力、验证游艇运输站可行性建设提供大量技术支持;根据《青海湖厂区千分之一地形图》制成的大型3D实景沙盘,是再现“151”基地全貌,成为当年峥嵘岁月最直观、最震撼的景点;为筹建的国家级鱼雷博物馆第一个展区“历史丰碑”,展示山鹰机械厂选址建设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其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大量素材,查找到60余份照片,码头水文、地质等资料为其第二展区“海战利剑”、第三展区“鱼雷与中国海军”提供了翔实资料,使展区图文并茂,立体实景丰富多彩。船舶档案馆人员对这些档案进行了复印,部分扫描后刻成光盘,并把图片进行翻拍和数字化处理后,转换成相应格式刻盘发送给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在利用工作结束后,船舶档案馆还积极了解利用效果情况,根据反馈意见,为其及时补充资料,完善信息。444.jpg

4.有效保护文物资源,抢救军工历史遗产,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最大价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湖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后来由于水位下降而不能满足鱼雷潜水深度的要求,青海湖在出色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才光荣退役。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鱼雷都是在这里完成试验后再投产,武装海军部队。因此,“151”基地及当时军工人遗留的各种设备、生活物件都是无法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珍贵文物资源和军工遗产。试验基地撤离后,只留下一个破旧的三层小楼的发射台,独自竖立在湖面上,有人就建议政府拆除,认为影响青海湖景观整体美感。这时青海省政协委员司文钰呼吁保留鱼雷发射装置,并建议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建设成国家级鱼雷博物馆,使之成为与其紧邻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相辅相成的红色旅游点。于是才有了后来在建设过程一度因为缺少资料眼看计划要搁浅的时候,船舶档案馆及时主动提供资料发挥重要作用的故事。成功改造的中国首家鱼雷实验基地展馆,既保护了文物资源,抢救了军工历史遗产,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档案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可以说,这是我国军工档案馆抢救军工遗产发挥档案巨大作用的典型创新案例。

四、实施效果

这些档案材料的提供利用,为还原原“151”基地历史面貌、重现当年峥嵘岁月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据历史档案改建成的二郎剑景区已经是青海湖的核心旅游项目和游人必去景点,以建成后的2015年为例,截止当年8月31日,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共迎接游客3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3000万元;根据查询利用的发射台地质水文资料,为勘测游客承载量、发射台维修及游艇码头建设节约成本近100万元;根据《山鹰机械厂厂史》等资料建成的中国首家鱼雷发射台试验基地展览馆和国家级鱼雷博物馆充分展示了我国军工人创业初期的艰难岁月,再现了当年艰苦奋斗的军工精神, 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象地诠释和体现了 “青海湖军工精神”。

船舶档案馆主动作为,积极开发军工档案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档案价值,使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并为国内军工行业档案馆有效服务地方经济树立典范,具有非常高的借鉴意义。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领导动情地表示:“这批贵重的档案材料,能够让游客在欣赏青海湖美丽景色的同时,更深切地体验青海湖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重温我国海军发展历史,见证中国国防不断强大的光辉历程,意义重大啊。”